一、風險識別
風險識別是指涉外經濟主體對尚未發生的外匯風險進行鑒定、認識、歸類,實施全面的分析研究,揭示潛在風險及其性質,了解和預側可能帶來的損失。開放經濟中企業和個人所面臨的外匯風險往往多種多樣,相互交織,需要認真地加以識別,才能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衡量,采取相應的風險管理策略,因此風險識別是風險管理的第一步,是外匯風險管理的重要基礎和基本前提。
二、風險衡量
風險衡量就是對特定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和損失的范圍與程度進行估計和衡量。這是外匯風險管理中最關鍵的一個環節,風險管理政策的制定、具體措施的選擇都必須以風險的衡量為依據,在實踐中投機的失敗、風險管理的重大失誤最重要的原因幾乎都是對風險估計、判斷失誤造成的。涉外經濟主體應該在收集詳細、具體而又充分的資料的基礎上,借助計算機等先進手段,運用風險分析模型,實施科學的風險分析,準確衡量風險發生的概率和損失程度。因此可以說外匯風險的衡量是一個技術性很強的管理工作。
三、風險控制與決策
通過對風險識別和衡量,根據各自不同的外匯風險管理目標,涉外經濟主體需要選擇適當的風險管理工具并進行最優組合,有效地控制和處置風險,減少或避免損失。
四、風險的評價
在實施風險管理的過程中,涉外經濟主體要不斷地通過信息反饋系統,動態地監控風險管理決策的實施情況,適時調整、協調、修正風險管理方法,以使之盡可能趨近于風險管理的目標。